三聯書店加盟 接延讀書文化
三聯書店加盟 ?接延讀書文化
互聯網的逐漸發展已經覆蓋了人們的生活,書店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三聯書店全稱為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它的前身是三十年代在上海創立的生活書店、讀書出版社和新知書店。1948年三店合并,正式成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1年并入人民出版社,1986年恢復獨立建制,2002年加入出版集團。在不同的時期,三聯書店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以其的歷史傳統和強烈的人文精神,走過幾十年的風雨歷程。
生活書店成立于1932年7月,創辦人是鄒韜奮、胡愈之、徐伯昕等,前身是創辦于1925年的《生活》周刊。讀書出版社成立于1936年,創辦人是李公樸、艾思奇、黃洛峰等,前身是1934年創刊的《讀書生活》半月刊,1937年更名為讀書生活出版社。新知書店成立于1935年,創辦人是錢俊瑞、徐雪寒、華應申等,前身是《農村》月刊。作為三聯書店前身的三家書店,在三四十年代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各自都有著光榮的歷史。
從1928年6月《生活》周刊社開始出版圖書,至1948年10月三店正式合并為止,三店共出版圖書2000余種,先后共編輯出版期刊約50種。這些書刊宣傳愛國進步思想,引導讀者追求真理,被大眾廣泛接受,在民族民主革新時期產生過巨大影響。同時,三店先后在上海、漢口、廣州、西安、香港等地開辦過百余家分店。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重慶的生活、讀書、新知三店合并,“這種合并,不是結束,而是團結;不是退守,而是前進;不是衰老,而是新生;不是縮小,而是發展”。1948年10月三家書店全面合并,在香港成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管理處。1949年3月,總管理處遷至北京。
2002年三聯書店加入出版集團。近年來,三聯書店面對閱讀環境的新變化,延續“各層次新銳優異”的策略,進一步開發新的增長點。
在學術方面,三聯堅持深刻而獨到的思想性和前瞻性,并進一步加強西方學術思想的細讀詮釋和辨析梳理,出版了“西學源流”系列和“劍橋哲學指針”系列。同時,加強原創學術著作出版,組織出版了一批在各學科專業堪稱領軍人物的有名學者如汪暉、陳來、李零、茅海建等的力作。
中層讀物上,新版“新知文庫”以生動的敘述形式介紹近年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方面新的知識成果,使讀者在愉悅的閱讀中獲取新知,開闊視野,領悟和體會隱藏其中的理性精神和科學規律。《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系列》是三聯書店在大眾讀物上的一個全新嘗試。澳大利亞Lonely Planet公司是一家聞名全球的旅游出版機構,其超越商業的文化出版理念——激發旅行者自助出口,把旅行者帶向更遠、更高、更深、更廣的天地——與三聯書店始終堅持人文關懷的出版理念不謀而合。
在期刊出版方面,突出兩個重點:一是積極創造條件扶持《三聯生活周刊》的發展,使其成為有影響力的周刊;二是努力提高《愛樂》和《競爭力》的質量,使《愛樂》成為古典音樂文化的品牌,《競爭力》成為特色鮮明的財經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