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富神話”遭遇環保令牌江西多晶硅全省大摸底
能源大省——江西將對多晶硅污染問題施以重手。
江西省環保廳網站顯示,7月14日,江西省省長吳新雄批示,要求認真調研多晶硅生產環保問題。次日,江西省環保廳即迅速布置該廳污染控制處,環境評價處以及江西省環境監察局共同調研。
“這次批示有可能是政府意識到了無序發展和多晶硅生產上的環保問題。”江西環評系統一名人士說。他轉述一位江西省環保廳高層的話稱,“江西現在多晶硅的發展有很大的問題”。
推薦閱讀
九大女明星PK九大股票(圖文) 周五具爆發力6大牛股
主力機構力薦十大牛股 淘金中報:四大機構齊薦國電南瑞 興業證券啟動上市計劃 融資50億元 "創投優先股"魯信高新重組獲批 華夏再失悍將:張益馳轉私募(圖) 巴菲特大穆迪持股逾800萬股 “自從江西新余賽維上市,好多企業都想生產多晶硅,甚至傳說每個縣都可以搞多晶硅產業基地。”上述人士透露說。
“多晶硅生產中的環保問題我們正在調研,正在考慮是否要增加門檻。”7月23日,江西環保廳污控處處長說。該人士稱,多晶硅生產是江西省重要的產業,現在布局也很多,省里希望引導產業健康發展。
污控處另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我們已經派人去南昌、上饒等地摸底。省里面希望大力扶持太陽能行業,但是確實很擔心到時候項目上馬后,又被環保部限批。”。
江西的多晶硅布局
江西賽維LDK美國上市的財富神話令江西各地蠢蠢欲動。
“自從賽維賺了錢,很多企業都想生產多晶硅,有些縣也想自己搞多晶硅產業基地,甚至有說法說每個縣都可以搞產業基地。”江西一名從事環評的人士說。
僅《江西2009年重點產業招商項目》中,多晶硅生產、切片應用的項目就占了26項,總智慧之選為321.87億元,分布在新余經濟開發區、新余市渝水區下村工業基地、南昌市高新區、遂川大汾鎮、新干縣鹽化工業城、吉水縣工業園區、上饒經濟開發區、樂安工業園區、萍鄉經濟開發區、景德鎮市高新區、廣豐工業園區、婺源縣生態工業園、萬年豐收工業區、九江經濟開發區等地。
不僅江西,國聯證券新能源分析師劉彬告訴記者,2010年,國內預測多晶硅的產能將達到3萬多噸。
電子材料行業協會半導體材料分會的一位告訴記者,目前,國際上生產多晶硅的工藝有2種,一個是改良西門子法,即三氯氫硅的氫還原,占全球的80%;另一種叫硅烷熱分解法,占全球產量的20%。
改良西門子法已經做到第三代技術,稱為氯化氫的干化回收,廢料四氯化硅和氯化氫能被完全回收。國內企業多引進該技術,但成本驚人。
據有關資料介紹,四氯化硅對眼睛及上呼吸道有強烈刺激作用。而氯化氫也對眼和呼吸道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這兩種物質均為危險廢棄物,必須按照《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處理,不得隨意傾倒和填埋。
污染物處理存疑
多晶硅的生產伴隨著較多污染和能耗,生產的工藝直接決定對環境的影響程度。
本報聯系的多家大型企業均稱自己的多晶硅生產項目已經實現零排放。多晶硅明星企業,江西賽維LDK有關人士表示,賽維廢料和氣體都是閉環系統全部回收,零排放零污染。
“這并不是說我們企業有多高的社會責任,而是這些排放的氣體都是珍貴的原材料,如果一個廠要獲得競爭優勢(310368基金凈值,基金吧)就必須要做到環保。這個行業和其他行業不同,如果排放的話成本就一定很高。”上述賽維人士說。
此外,保定天威英利、新光硅業、通威集團、亞洲硅業等企業也對記者表示,其旗下項目均為零排放零污染。
至于為什么江西省需要調研多晶硅生產的環境問題?江西一名不愿公開姓名的業內人士說:“有些企業智慧之選規模非常小,幾千萬就想做一個廠,根本無法建立回收系統。”
半導體材料分會的也堅持多晶硅污染都是小企業。“在巨大的利益推動下,除了很多小單位,由于資金短缺、技術短缺等多種原因,在減耗和避免污染上還做的非常不夠。”他強調。
但一些大中型多晶硅生產項目也存在逃避監管的問題。江蘇一位承擔過大中型多晶硅項目環評的人士告訴記者,多晶硅生產過程中很大的污染物是四氯化硅,是廢液,目前屬于危險廢棄物,處置費用很高。
當時他為業主方選擇的處理方式為焚燒,即,將廢液在焚燒爐中氧化,生成氯化氫和氧化硅,氧化硅是固態沉積下來,但氯化氫為氣態,對設備腐蝕很大,需要堿液吸收,否則又變成二次污染。
“焚燒的處置是沒問題的,主要是成本問題。”該人士說,我服務的企業使用這種工藝一陣以后,因為環保智慧之選太大,就生產不下去了,后來企業轉移到內地去了。”他說。
在他看來,多晶硅是個規模效應明顯的行業,規模小的多晶硅生產企業環保智慧之選反而大,其承擔的環評項目,雖然多晶硅原料生產及成品一條龍設備,但環保智慧之選仍占到總智慧之選的20%。
“之前我聽到消息說,河南一個大型多晶硅生產企業則選擇將危險廢棄物填埋掉,這對當地的污染很大,被傾倒過的土地將寸草不生。”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