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油墨不容樂觀,環保油墨處在難推廣尷尬局面
由于傳統的溶劑型油墨使用了大量苯系溶劑,歐美自2000年開始就逐漸用水性油墨取代傳統的溶劑型油墨,并禁止含苯油墨在食品、藥品及婦嬰用品包裝上的應用。全國油墨信息中心前主任楊紅曾撰文指出,這些和地區對環保加盟品牌油墨不僅制定了嚴格的生產使用標準,還實行了非常嚴格的監督檢測。
而我國從2005年才開始生產環保油墨,相關標準從2007年才開始發布。2007年,推薦性環保標準相繼發布,其對油墨中重金屬、揮發性有機物、苯類溶劑等的殘留和使用做了要求;2009年6月1日開始實施的《食品安全法》將食品包裝材料、容器納入食品安全范疇,同時實施的強制性標準中苯類溶劑未被列入;2009年8月1日開始實施的推薦性標準規定,苯類溶劑殘留量不檢出。環保加盟品牌油墨在印刷包裝企業的使用狀況也不容樂觀。河北石家莊為民塑料軟包裝技術拓展聯盟楊偉民認為,目前在我國使用廣泛的仍然是含苯的溶劑型油墨,無苯無酮的環保油墨仍處在難以推廣的尷尬局面。
不過這一形勢正在發生轉變,我國環保油墨生產歷經了從無苯含酮到無苯無酮再到醇水的技術提升過程,目前在國內的油墨行業中,已有50%的企業在生產環保油墨。相信在一到兩年內,整個油墨行業將完成向生產環保油墨轉型。另外,以知名品牌為代表的軟包裝大規模生產企業,今年以來已全面轉向使用無苯復合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