囪林立、污水橫流的小鎮,變成了環保先進之鄉

    更多
    2010-09-03 16:01:00 來源: 神州加盟網  有1456人參與
    • 經營范圍:環保
    • 門店數量:4098家
    • 單店投資額:20~50
    企業已備案
    企業已認證
    成交領紅包

      邵東地處湘中要地,素有“百工之鄉”、“商貿之城”的美稱。在該縣牛馬司鎮和范家山鎮,以煤為原料煉焦的歷史已經有200多年,經歷了從土焦窯到蒙古包再到小機焦的發展階段。但與此同時,土法煉焦帶來的環境污染也是有目共睹的。以往,走進牛馬司鎮所見到的景象是:“囪林立,濃滾滾,熱氣遮日,污水橫流”。如今,隨著環保加盟事業的發展改變了這黑壓壓的小鎮。

      “土法煉焦是邵東傳統的支柱產業之一,46家煉焦企業去年納稅達800多萬元,是地方財政的重要稅源,因此整治難度特別大。”邵東縣政府一負責人在坦言。五金和打火機行業也是邵東的支柱產業,邵東縣一次性打火機產量占全國的70%。五金和打火機生產的電鍍工藝均由縣內36家電鍍企業負責提供表面處理。這些電鍍企業多為家庭小作坊式企業,沒有任何環保設施,電鍍廢水全部未經處理直排入江中。土法煉焦和小電鍍的整治是邵東縣治污減排的重點。邵東縣將2010年確定為“環境安全工作年”。從今年4月中旬起,集中整治土法煉焦,現有46家土法煉焦企業的137個蒙古包全部拆除,7個小機焦全部停產,46根囪已拆除和爆破42根。土法煉焦廠被拆除的蒙古包只剩下一些短瓦殘磚,空氣中已經不再漂浮著難聞的氣味和嗆人的粉塵。經過環保加盟企業的整治后,每年可削減二氧化硫排放量1700多噸。今年5月,邵東縣政府組織關閉了仙槎橋鎮飲用水上游的4個小電鍍廠,對32家電鍍企業進行了限期治理。

      兩個支柱性產業與邵東縣域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如何在提高/增加環保治理作用的同時實現產業發展?這是許多地方政府所面臨的難題。該鎮的做法是,在淘汰存在環境污染隱患的落后生產工藝的同時,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更多
    標簽:
    乾祥環保
    • 950 關注環保
    • 10942 咨詢環保

    注冊會員-關注品牌-線下推薦-深層交流-確定成交 找項目就是這么高效

    注  冊
    猜你喜歡
      
    • 貝諾特凈水器
    • 真無油環保油煙凈化一體機
    微信客服
    微信掃一掃
    在線咨詢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