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遏制地方保護,擺脫環保困局呢?
據全球加盟網報道,沒有違法違紀行為,沒有吃、拿、卡、要,環保加盟局工作人員的正常執法行為何以招致集體停職處理呢?環保局沒有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規定,擅自到企業去檢查,造成了不良影響,這是被停職的局長在他的辭職書中寫下的話。那么,固鎮縣環保局到底“擅自”違反了縣委縣政府什么規定從而造成了怎樣的“不良影響”呢?
環保受輕視,環境破壞行為往往被輕縱,可以有多種理由,官商勾結、權錢交易是一種,比如導致洱?!扒槿撕痹馐堋皶r間久性破壞”的房地產開發案件就是這方面的一個重大典型。而如安徽蚌埠固鎮縣一般,“時時以招商為先,處處以招商為上,事事以招商為重”,從而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謀求gdp畸形發展成為某些地方政府主政官員的“共識”,更是我們常常領受的嚴峻現實。當然,不能將某些地方政府主政官員的這種“共識”統統歸為撈取個人政績的動機,他們或許也有為“民生”的焦躁意識,然而,即便是后者,這又是怎樣的一幅民生景象呢?如果經濟發展了,衣食住行都上了檔次,老百姓卻深受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之害,發展還有什么意義?誠如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所言,“如果真是坐寶馬車、喝污水,那就是對現代化的極大諷刺!我們決不要這樣的發展。”
那么,如何遏制地方保護,擺脫環保困局呢?有人提出破除gdp崇拜,建立官員選拔任用環保成績單“一票否決”責任追究制度。這固然是一種思路,只是當綠色gdp如何核算尚爭吵不休的時候,目前來看,其操作性還難言樂觀。于是,又有環保加盟工作者提出強化的監管能力,尤其是環保系統要做到垂直管理。不錯,“垂直管理”多數時候被認為是克制地方保護主義的安排,然而,這種制度安排只是把問題交給了更高層,擺脫地方鉗制,避免“治污停職”鬧劇倒是能夠做到,但拿什么制約某些環保部門的權力尋租行為仍是個問題。因此,加強公眾的環保參與的思路又被提了出來,因為公眾是環境問題的很大利益相關者,也是利益集團不能收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