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不可一日無“施”
????????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扶持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
其內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包括防治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噪聲、振動、惡臭和電磁微波輻射,交通運輸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廢液、噪聲,海上船舶運輸排出的污染物,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城鎮生活排放的塵、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鐵路、公路干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新工業區、新城鎮的設置和建設等對環境 的破壞、污染和影響;
(3)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跡、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的保護。
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布、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都屬于環保的內容。環保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動和主要任務之一。我國則把環保宣布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并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以提高/增加這一基本國策的貫徹執行。
??? ?邱先生認為環保的主要意義在于:
(1)以自然為本就是以生態系統平衡為立足點,以自然系統平衡為根本準則。自然的內在價值不僅僅是人類的工具。環保必定要遵循自然規律。
(2)人的利益不統一決定人不能成為參照,自然規律可以固定遵循,人的利益多樣不可調和。人與自然統一,應該從自然整體出發。
(3)其實以自然為本和以人為本都是指導思想,關鍵哪個更促進環保進行。既然是環保,那么人的利益就不能凌駕自然利益之上。
(4)崇尚自然,遵循自然規律,人的法則與自然法則沖突時,人的法則適應自然法則。要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必須尊重自然內在價值遵循自然規律,超越人自身局限的需要。